近年来,随着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和人口迁移频率增加,搬家服务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,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行业。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于2025年初发布的《2024年同城物流发展报告》,2024年全国搬家服务市场规模达到312亿元,较上年增长8.7%。该数据基于对全国31个省份的重点城市抽样统计,涵盖个人搬家、企业搬迁及配套服务等业务类型。
当前,搬家公司主要提供住宅搬迁、办公场所转移、家具拆装、物品打包及长途运输等服务。天眼查平台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3月,全国存续状态的搬家相关企业(含个体工商户)共计13.6万家,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企业占比为41.3%,较2020年提高12个百分点,显示出行业组织化程度逐步增强。
为规范市场秩序,主管部门持续推进制度建设。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4年发布《城市搬家服务经营管理办法(试行)》,明确要求企业实行明码标价,禁止以“低价引流、途中加价”等方式诱导消费,并规定服务合同应包含基本服务内容、费用明细、责任划分等要素。北京市、上海市等地已上线搬家服务企业备案系统,消费者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企业合规信息。
尽管监管力度加大,行业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。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投诉数据显示,搬家服务类投诉为1.43万件,同比上升16.8%。主要问题集中在服务价格争议、物品损坏赔偿难、预约后未履约等方面。其中,约38%的投诉涉及临时增收费用,尤其是在高峰季节或老旧小区作业时较为突出。
为提升服务质量,多地推动服务标准化建设。广东省商务厅于2024年牵头制定《搬家服务操作规范》地方标准,对人员着装、车辆标识、包装材料、搬运流程等作出统一要求。深圳市部分区域试点“搬家服务合同电子签”系统,实现订单全流程可追溯。
从成本结构来看,人力资源仍是主要支出项。中国物流学会2025年开展的行业调研显示,在一线城市,搬家服务中人工成本占总运营成本的58%左右,运输成本约占24%。以普通两居室家庭同城搬迁为例,包含一辆厢式货车和三名工人、不含楼层费的服务套餐,市场均价在600元至1200元之间,具体金额受距离、楼层、家具数量等因素影响。
在安全保障方面,正规企业普遍为员工配备统一工作服、手套、肩带等防护装备,并对贵重物品采取专项保护措施。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建议,搬运大型家电如冰箱、洗衣机时,应进行专业拆卸与固定,避免运输过程中因倾斜角度过大造成设备损坏。
未来,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推进,搬家行业将更注重信息化与精细化管理。《“十四五”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》提出,鼓励发展“互联网+生活服务”,推动建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和服务人员信用档案。部分企业已尝试应用GPS定位、AI估价模型和客户满意度回访系统,提升运营透明度。
搬家公司在城市运行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性角色。通过加强行业自律、完善监管机制和提升从业人员素质,有助于推动服务质量和消费者信任度的持续改善,更好满足社会多样化的生活服务需求。